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的产生、存储、迁移、使用、归档、销毁等环节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。实现数据从源到数据中心再到应用端的全过程管理,为用户提供了准确便捷的企业资产信息。 1、数据标准规划 结合行业特性及企业现状,借鉴业界经验,参考国家标准、现行标准、新系统需求标准以及行业通行标准等,确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性的数据标准体系,并制定实施计划。 2、数据标准编制 以数据标准规划为基础,深度分析数据需求,落实数据标准的编制工作,具体类目有名称、编码、描述、字段、格式等。 3、数据标准审查 相关人员对数据标准初稿进行审查,判断数据标准是否符合企业的应用和管理需求,综合各方意见不断进行修订,直到满足企业数据标准的发布要求。 4、数据标准发布 数据标准审查通过后,由数据标准管理者面向全公司进行数据标准的发布。各部门相关执行人员需要监控、评估数据标准的实用性,做好效果评估,并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。 5、数据标准落地与维护 数据标准落地,要充分评估新旧系统、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,标明标准和现状的关系以及可能影响到的应用。对于企业新建的系统应当直接应用定义好的数据标准,对于旧系统要做好数据转换,逐步进行数据标准的落地。在数据标准维护阶段,需要对标准变更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,并做好标准版本管理。 数据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数据的价值,数据治理非常必要,是企业实现数字战略的基础,它是一个管理体系,包括组织、制度、流程、工具。
|